济源之窗

人气指数:0
网站介绍

 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,是传说中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。面积1931平方公里,人口68万。隋开皇16年(公元596年)设县,1988年撤县建市,1997年升格为省辖市,2003年被列入河南省“中原城市群”,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,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、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、全国双拥模范城市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、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、全国篮球城市、全国体育先进市、全国文化模范城市。

  济源是朝气蓬勃的工业城市。工业发展形成钢铁、铅锌、能源、化工、机械制造、矿用电器六大支柱产业,其中有色、重化工、能源产业占工业总量的80%,成为重要的新型有色、装备制造、能源工业基地;2011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26家,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28家,超10亿元企业达13家,济源钢铁、豫光金铅销售收入超百亿元,均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;玉川、虎岭、高新技术三家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3.7平方公里,建成区14.9平方公里,发展初具规模。

  济源是独具魅力的山水城市。是南太行、沿黄生态旅游城市,大山大河交相辉映,风光旖旎。黄河小浪底融小浪底水库、黄河三峡于一体,烟波浩渺,壮丽秀美,被评为“中国具吸引力的地方”;王屋山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,被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,因“愚公移山”名扬天下,是国家AAAA级景区、世界地质公园;五龙口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;九里沟山水逶迤,如诗如画,茶仙卢仝在此著《茶谱》、吟《七碗茶歌》;济渎庙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之精华,被誉为“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”。济源旅游发展已形成以王屋山、五龙口、小沟背等景区为代表的山岳型旅游带,沿西霞院小浪底黄河三峡一线的黄河风情旅游带,年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,成为重要的休闲旅游集散地。

  济源是充满活力的中原经济区前沿城市。济源素有“豫西北门户”之称,位居河南洛阳、焦作及山西晋城、运城四市的中间地带,焦枝、侯月铁路在境内交会,207国道穿境而过,高速公路形成“十”字型框架,镇镇通高速,村村通公交,济源已成为沟通晋豫两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。济源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城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,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,城区道路四通八达,纵横交错,集中供热、供气、供暖、污水处理、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,公园、游园随处可见,路在树中,城在绿中,形成了大气、秀气、灵气的城市特色。

  济源是与时俱进的开放城市。济源加大对外开放、招商引资力度,不断优化投资环境,出台了优惠的投资政策,对外来企业在财政扶持、土地供应、手续办理等方面提供优质、高效、便捷的服务,全力打造优良的行政环境、司法环境、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,有来自欧美、东南亚、日本和港澳台地区等外商投资企业近300家。

  “十一五”时期,济源强力实施开放带动、工业强市、科技兴市、文化立市、三产富市五大战略,不断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,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。2011年,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09.5亿元,增长14.8%;财政总收入完成44.2亿元,增长18.3%,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.5亿元,增长14.9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3.4亿元,增长24.8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1.6亿元,增长17.3%;进出口总值完成16.6亿美元,增长15.7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21元,增长14.2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41元,增长20%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5%以内;城镇化率达到51.4%。  

    为全面加快“十二五”发展,济源提出了建设“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”和“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,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”的奋斗目标,明确了建设中原经济区“城乡一体化先行区,新型有色、装备制造、能源基地,沿边开放合作示范区,南太行、沿黄生态屏障区,改革创新试验区”的战略定位,全市上下大力弘扬敢想敢干、开拓进取、坚韧不拔、团结奋斗的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,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。

  济源,一个充满生机、魅力无限的现代化城市正在中原大地快速崛起!

联系方式
    地    址:济源市黄河路和沁园路交叉口向东200米路南综合行政服务中心4号楼
    邮    编:454650
    电    话:0391-6633495
    传    真:0391-6633400
    E-mail :jygov@163.com   jyzf@jiyuan.gov.cn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<济源之窗>的介绍页面,并非官方站点,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